第161章
……
如同花蝴蝶一样在电影放映前迎接前来捧场的电影从业人员,林楠忙碌的小小的出了一身汗。
坐到观影座上,灯光都暗下来以后,林楠才长舒了一口气,从口袋里掏出手帕给自己擦了擦。
一旁的卢玉梅趁着暗光看了一眼林楠,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
很快,电影开始了。
最先展现出来的是忙碌的都市,拥挤的地铁,每一个人都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但都在麻木的做着自己的工作。
一个看起来平常的女生垂头丧气的从上司的办公室里出来,她做到自己位置上以后,下意识的转向一个空置的位置。
“铃……诶,忘记了,铃铛已经离职了。”
她转回自己的座位,假想如果铃铛还在的话她会怎么一边大哭一边哭诉自己这次的麻烦,但镜头一转到角色面前,她确实一副在正常工作的样子。
接下来是很快的蒙太奇,飞快地展现了她一天的流程,到角色下班的时候,海报中和角色恋爱的人工智能出现了。
现阶段的特效是很简单粗暴的,2025年随便一个剪辑软件能做到的一键构图就是世纪初的特效能做到的极限。
而林楠的电影选择十分讨巧,既然无法与背景融合,就让他本身就看起来无法融合,2D转3D的角色模型,本来就和现实世界有着微妙的差距,作为广告宣传的人工智能带上几分夸张。
特效功能无法达到的要求,在林楠的电影中反而成为了剧情的要求,完美的融合在剧情背景中。
在李婉的怅然若失中,她结束了和人工智能的第一次接触,后续她在接下来的一两天中也在同样的地点刷新到这份广告,但都是比较常规的互动了。
像第一次那种仿若想要挣脱数据束缚的灵动,再也没有看到过,像极了李婉的自我幻想。
但是李婉知道,这就是灵犀互动在宣传中作为噱头的隐藏互动。
她第一次就遇见这样的互动,心中莫名的对这个即将推出的人工智能有了几分期待。
人工智能到手以后,从一开始的笨拙,只会按部就班的按照网络上能够搜索到的信息回答,到会自我整合,甚至根据以往的互动给予更贴合使用者内心的回答。
因为这个人工智能的存在,李婉的人生看起来像是有了新的发展,她似乎是事业爱情双丰收了。
这似乎是一场普通的爱情故事,但林楠将自己对未来的向往,不管是科技还是社会,如此自然的镶嵌在里面,仿佛那就是二十年后的社会。
在剧情高潮迭起的时候,观众们都跟着沉浸在剧情之中。一些片商在沉浸观看的同时,也不由自主的开始想要花多少钱才能买下在当地的版权。
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来说,这部电影不像是一千万美金不到就能做出来的样子。
一千万美金。
只要涉及到科幻这两个字,投资就绝不会低于一千万,就算在好莱坞软科幻电影,一千万也能算的上是小成本中的小成本了。
最重要的一点,林楠拍的并不是什么晦涩的剧情,而是全世界都能看懂的,票房潜力最高的爱情电影。
爱情电影是什么?是这个世界最好拍也最难拍的电影类型。
尤其是一部偏向文艺的爱情电影,众多珠玉在前,所有观看的人都会默默地上调对这类电影的评分标准。
这几年几乎没有爱情电影能在康奈电影节得到比较高的评价。
而林楠的这部电影,她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人际关系,展现了导演对社会发展的某种顾虑,在爱情上更是创新的拍摄。
这么多元素融合,这部电影没有一团糟,而是有主有辅,像一道君臣得意的菜肴一般。
电影也是有鄙视链的,一般来说爱情是鄙视链的下游,只有优秀的导演能带着爱情前往上游,林楠就是带着爱情前往上游甚至源头的导演。
啪啪啪啪……
电影结束了,掌声回荡在金色大厅,接近八分钟的掌声足以证明本次受邀前来观赏林楠电影的观众们对这部电影的满意程度。
相比于各位业内人士对于电影内容的满意鼓掌,国内记者鼓掌的角度就完全不同了。
《南方都市报》的记者谢倩语激动地小脸通红,哪怕鼓掌鼓的手红了,也是毫不在意。
这里是康奈,是世界优秀电影的汇聚地,现场的大部分观众根本不了解在华国电影里,关于特效应用的真实情况。
《她》的特效搁在一众好莱坞大片里,并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如果跟一些投资破亿美刀的顶级大片比,差了不止一筹。
但《她》不一样!这是国产大片!
虽然用的特效公司还是国外的,可其他导演就算和林楠一样用的国外的特效,也没有办法达到林楠电影中呈现的效果。
如果让谢倩语给电影的特效打分,她会给出120分这个超满意的分数。没想到,她真的万万没想到,林楠第一次拍大片就能交出一份这样的答卷。
她要吹爆!反正经过上次卢玉梅在广府给所有媒体的教训,同行们肯定不会阻止,而她《南方都市报》就要趁这个机会,帮林楠把大导演这个位格给定下来。
就算以后再有人因为性别而质疑,只要这大导演的名头牢牢锁定在林楠身上,一切都好说。
啪啪啪啪!
电影频道的记者任诗文也是心潮澎湃,拍的好啊!不愧是新时代,新气象。林楠拍的类型片,和老一辈的导演截然不同,和国内文艺片导演也是走的完全不是一个路子。
她拍的不是华国过去有多么落后,不是华国的现在有多么不足,而是华国的未来是多么令人期待。
在林楠心中未来的华国,是现在的大家理想中的华国,甚至任诗文可以这么说,虽然现在大家是在热血奋斗的,但总有人迷茫,想不到未来的华国是什么样子,而现在,林楠一部探讨爱情的电影告诉所有人,未来的华国是这个样子的。
一千万美金不到就能拍出这样的效果,客观来说和好莱坞还有不足,可评价一部电影谁会只比较特效呢?
只有没剧情的电影才会用特效狂轰乱炸,任诗文有些骄傲的想。
首映结束后,金色大厅外面的售票处,像往常一样排起了长队。参加了首映礼的记者跑到长队后面拍起了照片。
第二天国内的新闻网站和各类报刊亭的报纸上就刊登了各类关于本次康奈国际电影节的信息。
今年的康奈电影节是比较特殊的,不仅评委中有华人,就连评委主席都是华人,这让大家对于华国电影获奖是既期待又有些忐忑不安。
毕竟,国内的电影节最常做的就是分蛋糕。会不会好不容易盼来都是自己人的这一届,反而因为是自己人就委屈自家电影给别家做脸呢?
林楠原本没这个想法的,奈何有有心人士特地帮着去询问了一番本次颁奖的想法,心中的忐忑一下子就起来。
转念一想,自己忐忑有什么用呢?如果评委铁了心的要端水带双标,就算自己拍一个稳拿奖的电影也是这个结局。
想要偏心的人,总会找到自己偏心的借口的。不管自己是被偏心的那个还是偏心的那个,现在都是木已成舟了。
实际上评委会中对于哪部电影能够成为本届康奈电影节的金奖还是争论不休的。
有几个评委认为还是要颁给《TheChild》,和六年前获得金奖的《TheSon》相似的半纪录片风格的、晃动的、肩扛镜头的真实感,如果能将金奖颁发给《TheChild》,那么达内兄弟将成为有史以来第五位双金橄榄的成员,我们不仅将奖颁发给了观众认可的电影,也是在创造历史。
这理由一出,就被张志英给否了。
“各位是在开玩笑吗?”
“达内兄弟六年如一日的半纪录片风格电影,我只能说,他们这六年丝毫长进都没有,六年前可以因为这真实感给予金奖,六年后的现在,我甚至不觉得他们值得入围!”
开口就是一顿喷,张志英知道,如果不这样,他们是真的能干出把金奖给一个六年都没变化的电影。
“如果各位想要创造历史,那将金橄榄给林楠的《她》会更好吧。”
“毕竟她有短片金橄榄和短片出道奖,前两年又获得了长片出道奖,现在我们再给一个金奖,这个导演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大奖都是我们给的。”
“最重要的是,她已经获得了柏尔灵和威尼斯的金奖,如果我们把金奖给她,我们就自己创造了一个大满贯导演。”
“我相信不管是什么角度,《她》更值得获得金奖!”
张志英这话一出,其他几个评委有所意动,一下子就把《TheChild》和《她》拉到了一条水准线上。
“如果要说观影人次的话,”张志英趁热打铁,伸手拿出一份报告,“《TheChild》和《她》的观影人次相比,还是《她》更胜一筹,230万,本届第一。”
墨镜此时突然出声,“既然这样,让我们再看一遍这两部优秀的电影吧,我相信电影播放完以后,大家对应该要选哪个心里会有更好的想法。”
张志英主动让工作人员先开始播放《TheChild》,心里已经打算好了,等电影播放完以
后,要拉着几位评委对《她》进行拉片讲解。
接受评委邀请之后,她就找闫凯瑞和刘莉莉取过经了,很多时候华国电影落败都是因为内涵没能在短时间内被评委所知晓。
这时候他们作为亚洲系的评委,出马的时候就到了,每一部有机会得奖的电影都值得拉片讲解。
当然,他指的是每一部进入最终抉择的电影——
作者有话说:……突然收到催更站短
笑死,榜单更新没完成,只能睡睡醒醒写,还好没过12点
还想请假呢,老老实实爬起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