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终末
连蔷和迟星霁没有迎来他们预想之中天道的处罚,或许是天道遗忘了他们,又或许这本就是天道为他们命定的结局。
二人又在魔域待了一段时间,不得不承认,将琅御下的确很有一套。即便是面对伤筋动骨的魔域,他还是能维持从容,井井有条地布置好一切。
“其实,我微末之时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当上魔尊。只是想着,如果有一天,天底下的落难之人都能有自己的安身之所就好了。”
这日,连蔷和迟星霁来同将琅辞别,他们已皆非魔修,再深居魔域也不合情理。
面对好友辞行,将琅亦难得挤出了些许空闲,与二人于明月之下把酒言欢。
连蔷忽地想起二人初次相逢的场景,原来他救下自己,还有这样一重缘由在,而旁的缘故,恐怕她是世上唯一的知情人了。
也好,连蔷颇为感慨,有时不知者才是最幸运的那个。
“想什么呢?”将琅把手在她眼前挥了挥,十分不满自己真情流露之时,连蔷竟然出了神。
连蔷回过神来,道:“没什么……”
她正欲搪塞过去,身旁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打断了她的思绪。连蔷忙凑过去连连抚迟星霁的后背替他顺气:“好些了么?”
自事变之后,迟星霁身体亏空得厉害。将琅特地请人来诊治过,说大碍没有,只是再度从头修炼,切忌要愈发脚踏实地,不可莽撞。
迟星霁本就不是莽直之人,身旁又有连蔷虎视眈眈,生怕他再不惜命。这也是二人需要尽快搬离魔域的原因之一,此地实是不适合伤患养伤。
将琅瞧着二人你侬我侬的样子,牙根都有些痒痒,尤其是迟星霁,半晌没有动静,他只不过出声说了一句……可惜对方现在实乃羸弱,就算打赢了,自己也胜之不武。
将杯中酒液一饮而尽,将琅才觉胸口的气顺了几分:“你们之后有何打算?”
今时不同往日,二人卸去了特殊身份,往后日子总能随性些,将琅倒不担心二人,此刻也只是照例一问。
连蔷与迟星霁相视一笑,成竹在胸道:“还有些未尽之事要做,之后嘛,大抵会去四处瞧瞧。”
将琅续了杯酒,晃晃酒杯权当回应。他本就非刨根问底之人,见二人有所筹划,也不再问了。
二人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安静离开的。将琅未去相送。
离开前,连蔷也寻过谭前辈的踪迹,只是那日的尸骨中无她,又不好大张旗鼓地找人。终是在卫兵口中得知了一个同她有几分相似之人的下落,却也是早早离开了。
连蔷遗憾又庆幸,遗憾二人只能萍水相逢,又庆幸点到即止已是很好的结局。
被将琅那一日的话有所触动,连蔷和迟星霁回到小院定居后的第一件要紧事,便是打听了少虞的下落,把那包梦蚕丝随写了近况的信寄了过去。
可信寄去了,梦蚕丝却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连蔷心领神会,深知这位公主自有自的骨气,便也不再强求。
在她忙于这些时,迟星霁已不动声色地将院落翻新了一遍。枯萎的杏树全清理完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土壤肥沃的花田。
初次看到这一切,连蔷许久没说得出话来,她一面顾惜迟星霁所剩无几的灵力,一面好奇他为何如此行事。
“怕你触景生情,也是觉得你或许更喜欢魔域那里的布置,难道不是么?”
对上迟星霁坦然中夹带着半点委屈的神色,连蔷自是半个“不”字都说不出来。
不过,她这次种下的并非寻常花木,而是药草。她有意为迟星霁好好调理身体,寻来了各色医书,架势竟比当年苦读剑谱还要认真。
迟星霁知她耿耿于怀,便也随她去。
哪怕是未入魔的连蔷,也不敢奢望两个人能过上这般平和安稳的日子。她也在想,也许某日残存的芥蒂会浮现出来,但此时已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时候。
至于从前,迟星霁明明也对自己情根深种,却从不开口言说,连蔷说不好奇是假的,但也不是非要知道。
她相信迟星霁,他自小家中不如自己美满,又得奚文骥严厉鞭策,望而却步也是情理之中。
但连蔷有一次还是说漏了嘴,望着迟星霁的背影,无意抱怨道:“要是早些坦率,也不至于这么晚才过上这样的日子。”
迟星霁的动作僵了僵。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那夜连蔷只觉得迟星霁攻势异常凶猛,攻得她心一阵阵不自觉地发颤,就连最后他替自己撩开湿漉漉额发的手都避让开了。
她嘟嘟囔囔地昏昏睡去,却不知迟星霁一下一下摩挲着她的鬓发,看得入了神。
彼时,二人都还是小小少年,住在家中,最大的烦恼是如何能去窥外头四四方方的天。小小的迟星霁端坐在家中,每日除却读书吃饭,最大的挂念就是隔壁家的青梅何时来攀自家房檐。
某一日,他少年意气,心血来潮地做了那唯一一次的出格事——连蔷常爬的梨树,他也爬了。只是尚为生疏,少年坐在枝头,一时进退两难,院落里的说话声却起来了。
“实话同我说,你当真不喜欢隔壁家老二?”
“哎呀好姐姐,你这问的是什么呀?我当然不喜欢他了,我怎么可能会喜欢他?”
“那你还日日都去寻他?还不从实招来!”
接着是一阵少女笑闹声,连蔷笑岔了气,好不容易匀了气,继续信誓旦旦说道:“我就是觉得他读书厉害,性子又很沉稳——你们不是都说我要乖一点嘛!平时你又有一大堆的正事要做,连柏比我还咋咋呼呼——哥!你什么时候来的!我错了!别打头!”
在一院子欢声笑语中,迟星霁切实感觉,自己在另一个冰冷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连蔷。
那天他是怎么从树枝上恍惚地一跃而下,后面有没有摔伤了腿,迟星霁已经不记得了,他只记得归家时,双亲谈及胞弟的婚事,似乎总有意无意往连蔷身上引,又顺势谈及了他。
他瞧着双亲隐含深意的双眼,只把对连蔷的印象一语带过。
迟星霁从前和家人的相处中的一点一滴总结出了一条最重要的道理:千万不能暴露自己的喜欢。于是他说了谎,也差点骗过了自己。
因为无论天上地下、何年何月,唯一会心疼怜悯他的只有连蔷。
迟星霁做得很好,未成想那一日的连蔷也和他想到一块儿去了。奉行缄默的人从始至终都维持着这一准则,而生性坦荡直率的人,仅有的一次嘴硬逞强,却差点痛失了最心爱的东西。
好在一切都还来得及弥补。
迟星霁数次回想,是否儿时被所谓的亲缘牵绊不深,才会被难得的真情所打动。他对连蔷的感情,当真关乎风月么?
同样的问题,奚文骥亦问过他——在那日求娶之时,上首的师父痛心疾首,连声质问。
迟星霁从来是奚文骥最得意的弟子,从未叫师父失望过,迟星霁自己也知道,可当疑问接踵而来时,他浑然不觉跪久了的双膝红肿疼痛,迟星霁想,他一定要留住连蔷。
于迟星霁来说,他对待奚文骥的感情复杂,他敬重奚文骥尤胜其父,可爱他,亦怨他,怨他为何不能爱屋及乌。
久而久之,这细微的怨恨便化作了对自己无螚的鄙夷。迟星霁总是想,若是他再强大一些,是不是就能更自如些?
可惜似乎不是。
回忆一旦启封,就会有更多纷沓而来。某日,迟星霁向连蔷提及了自己想要再去探望一次奚文骥——尽管奚文骥应当已得到了十分周全的照顾,连蔷平静地答应了,允他独自前去。
迟星霁没有意见。可伴着晚霞归来的他带回了奚文骥的死讯。
“……说是寿终而死,去的时候很安详,没吃什么苦。”迟星霁这样说着,眼底多多少少有些黯然。
他对自己缺失侍养的那些年岁,到底都是遗憾的。
连蔷听来,也有几分唏嘘。她不能和奚文骥和解,可对他的逝去无动于衷,亦是不可能的。总归教养过她一场,连蔷还是主动陪着迟星霁去坟前看望了一回。
站在奚文骥墓碑前的连蔷恍若隔世,想起年少时愤时疾俗的自己,是万万做不
到心境平和地来为他上香的。
这一遭反让她想起了另一件事,说来不孝不义,这些年她从不敢去家人坟前祭拜。一是怕他们到了地下也无法原谅自己的薄情;再者怕自己过得难堪,他们不怪她,却要心疼她的狼狈。
总有世人言,修真之人注定六亲缘浅。连蔷从不以为意,她是被托举呵护着长大的,家中少了谁,都无法变成现今的她。
当连蔷看到父母坟头被打理得干干净净之时,她刹那喜极而泣。
即便知道自己不能被原谅,可有此一遭,也是她最想看到的结果。
迟星霁替她去打探了一番,听闻是连家的后人所为,提议要连蔷去拜访,却被她柔声拒绝了。
“我说起来也算是他们的老祖宗了,可我认识的连家人不是他们,他们也没有因为我得到什么荫蔽,我又怎么好觍着脸去看他们呢。”连蔷揉揉眼睛,嘴角却不自觉地在上扬。
于是二人只在连家老宅外默然注视了一会儿,便悄悄离去了。
“还有什么必要做的事情么?”
二人在闹市中慢慢穿行着,迟星霁稍快半步,为连蔷挡开人流,侧首看向她发问道。
连蔷看向天空,今日晴空湛蓝,万里无云,是个少有的好天气,哪怕有孩童不慎擦撞过她,也无损她的好心情。
她曾经高高仰望的星辰就这样落进了这方小小的池塘,化作一尾小鱼,终生环绕着她这朵莲花游弋,矢志不渝,众生不改。
于是连蔷向着迟星霁摊开手,撅嘴娇嗔道:“你先前送我的那枚花簪不好,都有锈迹了,一定是没有好好挑过,重新买一支向我赔礼。”
时日还短,哪里就发锈了呢?可迟星霁只觉得自己的妻子一如既往的可亲又好笑,温声应好,又顺势牵住她的手。
“好,为你买,一支买,十支八支都买。”
身侧穿流而过的游人不识他们,乍一看,都只当是一对平凡的恩爱小夫妻,会心一笑。
【正文完】——
作者有话说:终于!完结了!!!
这篇文连载跨度太大,一开始写的时候,我对很多事情的意识都还是初初萌芽,没想到时代在进步,两年后再来看文中有的设定和剧情,我自己都觉得有更改的空间,但,我还是很喜欢它,所以写到了今天!
写这篇的时候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期,和一位关系特别好的朋友决裂,放弃了自己喜欢了两三年的爱好,甚至工作都处在一个不知所以的阶段,回看自己的产量,真的很想晃晃自己脑子里的水听个响……还好是写完了,不能说多满意,因为人还是要给自己留几分余地的哈哈哈哈哈。
关于连蔷,一开始的设想就是一个可能看起来十分“恋爱脑”的角色,她收到了很多的爱,也有能力将爱反馈给别人,这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因为思想的发展,“恋爱脑”这个词或许已经染上了一些贬义的色彩,但我还是觉得,在一次次失去和被伤害后,还是能勇敢地坚持自我去追随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非常之了不起的。
但同样,好的爱一定是可以让自己和对方都熠熠生辉的!
还让我觉得珍贵的是她的共情能力,是天赋,但有的时候也会是敏感人的惩罚吧,但还是宁可痛苦,不要麻木。
对于迟星霁吧,感觉没什么好说的,想对他的描述和解读基本已经在文章里了,应该算是非常典型的回避型吧(是吗?),我也不知道,随便说的。
这本也尽力去塑造了一些配角,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交给你们来评价啦。
习惯性将正文完结感言写得长了一点,那么,终有告别之时,我们,有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