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小说 > 百合耽美 > 朕捡垃圾养子民 > 25、置换
    燕国莫不是疯了?


    一群人没有争论该不该置换,反而疑心起燕国是否有阴谋?


    宋陵在信里说得极为敞亮,他愿意以燕国以西、靠近蜀国的这大半领土跟他们换取蜀国在岭南的领地。岭南可是百越民族集中之地,早些年蜀国虽然打赢了这些部落,成功占领岭南等处,但对这边的管理一直十分宽泛。


    不是不想管,而是实在离得太远了,且有些地方距离燕国更近,管理起来费时费力不说,还得不到多少回报。


    蜀国也想让百姓移居,方便日后管理,但那地方鸟不拉屎,瘴气还多,许多百姓都不愿意过去。纵使名义上是蜀国统辖,但实际跟飞地没什么两样。


    这片地方他们自己都拿捏不准,收税也难收上来多少,蜀地的百姓也不愿意离乡背井前往岭南,现在燕国反而想接手?这要说没点阴谋,朝中上下都不相信。


    蜀皇想要晾一晾,再没打听清楚后,他不想这么快回复燕国。上回燕国跟齐国勾结,可是坏了他们的大好事,谁知道这次又图谋什么。


    他将段彦叫了过来,问道:“燕国这回这样大的手笔,那俞忠就没送信过来?”


    段彦还是好心替俞忠回了一句:“他早些日子被派去外头办差了,只怕还不知道这件事。若是知道,俞忠必然会事先报信。”


    这点忠心,俞忠还是有的,否则上回也不会为了蜀国的前途如此呕心沥血了。


    只是他这么一说,蜀皇越发觉得其间有诈了:“不得不防啊。”


    晾一晾吧。


    消息就这么传到泰安郡主耳边。


    自从上次回程后,泰安郡主一直没有断过跟燕国皇室的联系,也亏了这对宋陵俩人,泰安郡主不仅借着出使燕国一事名声大涨,在家里与宫中的地位也添了不少。但她也知道这些都是虚的,没有权力只有名声,随时随地都能被取代。


    因而,泰安郡主一直铆足了劲想要争取。她要争,离不开燕国帝后二人给她出谋划策,当然,人家夫妻俩也不是白帮她,都是各取所需罢了。


    这次燕国的事便是个好机会,如今朝中无人敢应答,可泰安郡主就敢,她甚至鼓动父亲主动说服皇上。


    王父见女儿开口,只觉得她不太懂事,心里也没当一回事。


    泰安郡主也知道他们一向瞧不上女人,是以不再废话,直接犀利发问:“父亲,你们究竟还想不想要燕国的领地?”


    王父面色复杂。想不想要?自然是想的。


    燕国便是再不济,也比岭南强啊。虽说燕国水灾、旱灾多,但其实在外人看来,多半是燕国皇室不修祖德,各处都觉得,若是换了他们,肯定不会倒霉成这样。换言之,不是地不行,而是人不行,这是蜀国众人的共识。


    川蜀一带虽然也是块宝地,但是距离中原腹地太远了,偏安一隅还成,可要是像他们陛下一样有入主中原、称霸天下的野望,那便不够看了。他们几次三番挑拨燕国对他们动手,所图不过是燕国的土地罢了,借着燕国往西挺进,齐国占领北方,蜀国就占领整个南方,日后壮大了才能跟齐国有一战之力。


    沉默的结果不言而喻,泰安郡主摇了摇头:“既然想要,就该早日应下,免得来日生变。”


    “可万一其中有诈呢?”


    泰安郡主平静地望着父亲:“万一你们瞻前顾后,错失良机,燕国最后反而跟齐国置换领土呢?”


    王父脸色唰得一下就变了。


    泰安郡主想到今日送过来的信,平静地复述道:“齐国的三皇子如今就在燕国,燕国若是同他们商议,兴许比咱们更简单。看样子,燕国是铁了心想弃掉江南这块祖地了,他若真想迁,往南走是一条路,往东北走也未尝不可。您猜猜,若是燕国拿江南跟齐国换东北,齐国会不会立马答应?届时,燕国被摘了出去,蜀国可不就被齐国团团包围了?”


    泰安郡主话音刚落,王父便赶忙抬手让女儿噤声。


    他自己踱着步子深思片刻,忽然道:“我进宫一趟!”


    泰安郡主并未着急跟着,她只想促成这件事,真正出头还是等到她成为太子妃之后吧。


    快了,年底她便是太子妃了,只要有心,日后总能跟江羡鱼一般。


    王父行动迅速,而知晓利害的蜀皇也是豁然惊醒,连忙召集群臣,再次分析后,众人都没有多少反对意见。蜀皇这才赶紧嘱咐人给宋陵写回信,外加一封改了玺印的国术书。还交代务必要快马加鞭,连夜送到,切不可让齐国有可乘之机。


    真没了燕国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他们跟齐国早晚有一战。不只是他们觉得燕国祖坟不好,想要吞并江南自己治理,人家齐国人也是这么想的。与其将燕国让给齐国,还不如他们先拿了燕国的地。


    等到蜀国应下此事后,宋陵才对外放出些许风声。


    换领地的事在没有尘埃落定前,宋陵对外瞒得死死的,只有江羡鱼知晓,其他人一概不知。不是宋陵不相信他们,而是这事牵扯甚远,若是提前泄漏,肯定要吵得没完没了,还未推进便先遇到重重阻碍。宋陵可不想花时间一一说服众人,于是先斩后奏,直接同蜀国商议好了再说。


    反正国书都有了,谁也不能反悔了。蜀国答应了将其在岭南等地的大片领土送给燕国,两月后便开始召回蜀国官员,他们希望燕国也能这样迅速。


    但这消息却让一种大臣有种荒谬到极点的错觉。好端端的,怎么可能跟蜀国换地盘呢,换的还是那人烟稀少的岭南一带?那地方热得很,地也荒,自古便是流放之地,江南便是再不好,总好过那边吧?


    假消息,肯定是蜀国人放出来的假消息,故意挑拨离间!


    明明嘴上都说不能信,但是高丞相转头便拉着一众老臣,颤颤巍巍地跑进宫来跟宋陵求证。


    宋陵看他们的架势,便知有一场恶战要打,且朝堂之外,还有民间,此番若是处理不好,只怕要人心尽失了。


    老丞相跟着先皇跟江丞相在江南待了一辈子,毕生的愿望便是替先皇跟新皇治理好江南,就算他真的没本事将江南治理成鱼米之乡,至少也得将这块祖产给守住了。骤然听到这样的谣言,高丞相自是无法接受。


    宋陵虽然觉得对不住他,但他知道,留在江南是没有前途的。江南变好的唯一可能便只有等祁桓打赢他们,灭掉燕国。宋陵并不愿意做祁桓的绊脚石,即便老天爷给了他死路一条,他也得带着燕国绝地求生。


    宋陵狠心打破了高丞相最后一丝幻想:“消息是真的,朕已经同蜀国说好了,有国书为证。”


    他让人将国书传下去。


    高丞相看过之后,只觉耳晕目眩,差点站不稳。后面的陈知玄眼疾手快将人扶住,赶紧让人端来椅子。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江南是他们的故土,许多人祖祖辈辈都在江南安家,即便过得苦也忍了,从来没有嫌弃过,可陛下说不要就不要了。一两个州也便罢了,可这次划出去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徐州、寿州、宣州以西的那么多地方都划出去了,那可是近乎一半的领地啊!


    “陛下三思,祖宗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怎可拱手让人?”


    宋陵提醒:“是置换,咱们还得了南边那块不小的地盘呢,加起来也不比我们让出来的小。”


    “岭南福州那等偏远之地怎能与江南比?”


    宋陵充耳不闻。


    不少人急得火上眉梢,他们说话陛下不听,便只能指望高位官员了,可几位德高望重的官员中,高丞相已经被气得说不出话来了,杨文和、吴乾竟闷头不吭声,其余几个见杨文和等不说话,也都低着头。


    众人又将目光放在唯一抬着头的陈知玄身上。


    “国师大人怎么看?”


    陈知玄觉得自己恐怕要扫兴了,坦诚道:“我觉得置换挺好的,若不然再迁个都吧。”


    干脆将都城也迁到岭南算了,还是那个道理,不破不立,既然燕国这块地方不利于他们,换个地盘说不定能好些呢?


    众人只觉眼前一黑,高丞相更是彻底禁不住,两眼一番,直接晕了过去。


    宋陵也慌了,赶忙传太医。


    若是因为这事儿气死了当朝宰相,他这个皇帝可真得遗臭万年了。


    燕国朝廷这事儿闹得大,很快便传开了,弄得民间百姓也人心惶惶,尤其是被置换的那些地方,百姓更多的是茫然。


    家都没了,他们要去哪儿?


    正准备离的祁桓等人也有所耳闻,祁桓同样觉得匪夷所思,震惊之外还有些恼怒,觉得燕国不该越过他们跟蜀国置换领土。若真是看不上江南,准备迁国,他们齐国也有不少地广人稀,用不上的领土,不比南边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差。


    不过,燕国已经连祖辈的领土都让出去了,足可见其窝囊。有这样一位不堪的皇帝,燕国的前途估摸着已经没了。


    祁桓还在同属下嘲讽燕国的得失,系统却已经要崩溃了。


    它听到了什么?防了这么久,还是没防住。


    是不是诸怀那狗东西告的密?!


    它这次一定要弄死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