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小说 > 青春校园 > 不孝子瑟瑟发抖[快穿] > 19、七零年代极品妈19
    第19章 七零年代极品妈19


    有人等着看云汐笑话,有人替云汐担忧,但所有人都不看好她这个决定,觉得她太能折腾了,放弃工作放弃退休金真是最错误的选择。还有人觉得她是不是尝到了特立独行的甜头,越发喜欢搞特殊了?


    对云汐辞职做买卖的事议论很多,上她店里看热闹的也多,然后就被她的优惠福利吸引了,买二送一啊,平时可占不到这便宜,别人都买,自家要是不买不就吃亏了吗?


    于是云汐开业前三天,满屋子的货天天卖光,到了第四天,销量才降下来,但也有了正常的客流量。村长在这边待了半天,发现客流量竟然跟供销社差不多,相当惊讶。


    “这是咋回事?大伙不是更信任供销社吗?买啥都习惯去买了,咋就改这了呢?”


    云汐一边拨算盘记账,一边回道:“因为前三天来的人太多啊,他们把货买回去,发现米是今年种的新米,鸡蛋是最新鲜的没一个臭的,青菜也都水灵灵的,鸡鸭鹅又肥,不但没有任何问题,还比供销社的货好。


    我这又不要票,他们还听说都是直接从村里拿的货,心理上就会倾向于在这买更好更便宜。”


    村长听不懂啥心理之类的,倒是明白供销社的货确实一般,因为不愁卖,以前只能去供销社买,那边的售货员脸拉得老长,像谁欠她们钱似的,有时候买鸡蛋还会发现是放了好几天的,不那么新鲜。酱油有时候也是放久了,都长毛了,他们这边的店里全是新鲜货。


    所以要想客流量多的重点就是要宣传出去,让所有人都知道这边的货好,前三天的优惠福利就是为了宣传,效果太好了,基本全市的人都知道了李姐小卖店,这不上班下班路过就在这买了吗?以后生意只会更好。


    村长高兴极了,虽然买二送一的优惠力度很大,但卖出去的东西多啊。他们乡下人除了种地没个进项,包产到户之后,种多少都是自己家的了,有不少人家粮食是多的,菜也吃不完,但一辈子在村子里,不知道咋往外卖,只能送去粮库和供销社,但那价格就压得很低了,东西在家放得越久越不好,乡亲们心里也着急。


    这次在云汐这,一下子卖出去那么多,相当于三天就把乡亲们多余的货清空了,价格低点也还有得赚,往后还能长长久久地用正常价卖,怎么说都是大好事。


    所以这几天村里欢天喜地的,人人都在夸云汐有本事。以前自己一个人有本事就算了,后来又培养个清大的儿子,现在还来惠泽乡里,杨柳村就没一个不说她好的!


    董家人见状又觉得云汐傻了,自己做买卖肯定是挣得越多越好啊,帮乡亲干啥?跟他们啥关系啊就给他们好处?竟然还找了两个小伙子过去看店。干啥?想再收俩干儿子啊?家里这么多亲生的,一个都不用,一点好处都不给,对外人倒是大方得要命,真不知道她脑子怎么长的。


    然而董家人再气不过也没用,村长甚至都不收他家的粮食和菜,他们过去理论,村长就说云汐跟他们断绝关系了,往后也不想扯上什么关系。再说他们自己放话说不给云汐养老送终,这样的关系,能收他们的菜给云汐卖吗?


    一两个月过去,云汐的小卖店开得红红火火,有人看了就觉得做买卖应该是真的行。云汐之前都很出色,没道理突然就脑抽选错路吧?很可能是她去省会、去首都,见多识广,或者从市长那听到了什么风声,才毅然辞职做买卖。


    之前开车、学习跟不上趟,做买卖还能跟不上吗?所以盲目信服云汐的一小部分人就开始摆摊了。有的在电影院卖瓜子汽水,有的在街上卖冰棍,有的跑去火车站卖茶叶蛋,卖啥的都有,反正街上卖货的是一下子多了起来。


    还有个老裁缝开了家裁缝店,有个老木匠开了个家具店。他们年纪大,见得多,知道以前靠手艺是能吃饭的,后来不让个体做买卖了才歇了这门生意。现在见云汐大张旗鼓闹得全市都知道她开店,也没人管,还办了正经的营业执照,那肯定就是政府同意的。


    云汐和市长的关系可不一般,和整个市政府的职工更是亲如一家。有云汐打样,原本想观望一段时间的人也有胆量了,直接把店开了起来,还学着云汐一样办了营业执照。


    市长秘书高兴地给市长看部门报告,“市长,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步稳了。李姐这是又做了一项大贡献啊!”


    市长看了看新增的个体户和摆摊数目,忍不住激动地站起来,“李姐的影响力居然这么大,这才多久,就有这么多人效仿了。”


    秘书道:“李姐真是个人才啊,要是她一直留在市政府,一定能做更多的事。”


    市长想到那天云汐辞职时坚定的目光,笑道:“金鳞岂是池中物?李姐能帮我这个忙已经很好了,不能再麻烦她了。对了,记得跟派出所打声招呼,帮忙看顾着点李姐的店,别有人嫉妒她去欺负她。”


    秘书点点头,把事情记在心上。确实有不少人背地里笑话云汐的,觉得她明面上是辞职,说不定是之前太高调被开除的。这都是一些眼红的人,见不得人好,但云汐现在开店买菜,说起来确实比不上市政府的职工,难保有人一时冲动跑去找麻烦,打声招呼比较稳妥。


    大家真正尝试摆摊、开店,才


    发现做买卖是真挣钱啊。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就能挣十块二十块的,比工人挣得可多多了。虽说不是谁的性格都适合做生意,但到底让不少人都有了新营生。


    摆摊的人多了,董志勇的生意就不好做了。之前他卖年货,大家过年都愿意买,生意确实不错,后来他小打小闹卖点东西也还行,毕竟摆摊的少,物以稀为贵。


    可现在摆摊的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他在其中就不起眼了,收入大幅度缩水。又是一天起早贪黑,没赚到几块钱,他气得收了摊就冲到云汐的店里。


    “你是不是故意针对我?我摆摊做买卖,你就开店带领大家一起做。现在我要被挤黄了,你高兴了?”


    云汐正在理货,准备关门,看他一眼,淡淡道:“你还在摆摊啊?我早就忘了,那都多久之前的事了,谁会留意?”


    董志勇心里更不痛快,什么意思?这是一点不把他放心上了?连他在摆摊都忘了?他气极反笑,“我当你儿子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好处一点沾不上,你是处处把我逼上死路。”


    云汐心想对对对,我就是故意做生意挤兑你的,还故意带全村致富,唯独落下几个白眼狼。光看她过得好算啥呀?要看她把周围人都带得好了,唯独剩下他们才难受呐。明明这一切可以是他们的,就因为他们不孝,没啦!


    不过这话她是不会说的,说了就适得其反了,她只说:“你这话真有意思,我做我的小买卖,这市里也开了别的店,有了别的地摊,不少都干得红红火火的,咋你就被逼上死路了?你意思是你比他们差?他们一出现,你就不行了呗?”


    云汐说话的时候还面露诧异,像是没想到董志勇这么完蛋,连这么点事都做不好。


    董志勇气得脸红脖子粗,抬脚就踹翻了一袋米,“我让你开店!让你开!我……”


    “干什么的?住手!”斜对面派出所里,两个公安飞快跑过来就把董志勇摁在了地上。


    董志勇顿时懵了,害怕道:“公安同志,她是我妈,我们这是家事,家事!”


    两位公安看向云汐,云汐皱眉道:“我早就跟他断绝关系了,他过来骂我一通就损坏我的货,也不是你们及时赶到,还不知道他要干啥。”


    公安同志一听就把董志勇扭送进了派出所,董志勇吓得三魂不见七魄,一直回头惊恐地大喊,“妈!妈你别让他们抓我呀妈!”


    云汐关了店铺,跟过去做笔录,然后就走了,根本没再见董志勇。董志勇则是被审问了一晚上,困得狠了也不能睡觉,反复交代到底去店铺干什么。


    董志勇实在扛不住,才羞耻地说他就是发泄情绪,没想干啥。他自己觉得是做买卖的料,做得很好,没想到云汐一开店就挣得比他几个月还多,还带动那么多人一起做买卖,他根本比不上他们。


    他又嫉妒又愤怒,总觉得云汐要是像以前一样,现在那家店就是他在管了,那么红火的店以后说不定就是他继承。可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心里不痛快,就想来找云汐麻烦。


    审问的公安都觉得离谱可笑,怪不得云汐不认儿子,就这种儿子死一个少一个。


    董志勇毁坏他人财物,罚他按价赔偿,再加上云汐受到惊吓的营养费,一共让他赔了五十块。另外拘留他三天。


    董志勇什么都没敢说,老老实实蹲了三天,一出来就把五十块给云汐,灰溜溜地跑回村里。


    村里人知道他进过局子,还是因为找云汐麻烦进去的,对他十分唾弃,他在村里简直成了过街老鼠。


    董志勇心里梗着一口气,想要大赚一笔把面子挣回来。正好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好多鸡蛋,他就去隔壁县进了好多鸡蛋,那边有个养鸡场,批量的鸡蛋相对便宜些,有赚头,他就打算这个端午节靠鸡蛋翻身了。


    谁知他没经验,雇车拉回来的时候,车在半路熄火了,修车,启动,刹车的,有的鸡蛋就碎了,好不容易运到他租的仓库,他累的不行,躺下就睡了。等到第二天想规整鸡蛋的时候,发现前一天碎掉的蛋液影响了挨着的鸡蛋,有的鸡蛋就不新鲜了。


    董志勇一边挑拣鸡蛋一边心疼,这还没开卖呢就损失了一笔钱,还能挣上钱吗?


    快到端午节的时候他出去卖鸡蛋,发现街上有不少卖鸡蛋的,就连供销社和云汐的小卖店都增加了鸡蛋数量。大伙的选择太多了,就货比三家挑着买。董志勇的鸡蛋虽然在往外卖,但销量很一般。


    云汐见状直接搞了个活动,说以前在她这买过东西的熟客,买鸡蛋八折。新顾客买十个送一个,买二十送三个,买三十送四个,以此类推,不同的人可以凑在一块儿买。


    可以凑着买就划算了,在哪买都是买,云汐店里的鸡蛋一直特别新鲜,都是从村里天天送来的。三五个人一块买几十个,就能得到送的几个,多划算啊。


    再有之前来买过货的人可太多了,过来一说哪天哪天,云汐翻账本对得上就给八折,大部分根本不用翻账本,云汐记忆力好,老客户都认识。


    这下大家买得高高兴兴,云汐则是在端午节的时候把鸡蛋全清空了。也有一两家学着云汐搞优惠,抓紧时间把鸡蛋卖出去了。


    董志勇却嗤之以鼻,觉得他们有病。端午节这会儿卖鸡蛋就是因为涨价,挣钱多,他们降价卖不是蠢吗?


    结果就因为他端着架子,鸡蛋没卖出去多少。他想着无所谓,鸡蛋是日常吃的,早晚能卖光。


    等过了端午节,他的鸡蛋却滞销了。他在街上吆喝着卖鸡蛋,有个路过的人笑道:“端午节都囤了好几斤鸡蛋没吃完,现在谁还买啊?”


    他心里一个咯噔,之前没考虑到这个事。他连忙想降价卖,却发现市场价本来就降了不少。他有的鸡蛋都臭了,最后连卖带送,终于把所有鸡蛋卖光,一算钱,不但没赚,还赔了!


    这一趟雇车、修车、租仓库、坏掉的鸡蛋,消耗了不少钱,他忙活一通啥也没挣到,倒是听说云汐的店挣了不少。


    他路过云汐的店看到里面来来往往总有客人,云汐笑容满面地招待他们,和对他的冷脸完全不一样。这时有人骑自行车过来,他认出那是云汐在市政府的同事,那人放下一个大包裹,笑道:“李姐,你儿子又给你寄包裹回来了,快打开看看是啥,让咱也开开眼。”


    云汐好笑道:“都是些平时用的东西,又不是啥稀罕玩意,有啥新鲜的?”


    她话虽这么说,却还是把包裹打开了。里面有首都那边流行的衣服、鞋子,有书,还有一些好看的摆件。


    同事啧啧道:“小张真舍得花钱,前两个月给你寄的小皮鞋和皮手套,这又给你寄夏装了,他远在千里,心里却一直惦记你,真孝顺,你有福气啊!”


    云汐笑道:“是有福气,我这个儿子啊,哪哪都好……”


    董志勇没再听下去,他听不了这个话,妈已经不是他的妈了,变成别人的妈了。他这次想大赚一笔最后失败了,要是让云汐看见他,指不定会怎么笑话他呢。他没能翻身成功,不想在这地方待了,他去火车站买车票,决定去找媳妇。


    董志勇很快就走了,他现在手头紧,买的站票,一路拥挤,等到下车的时候样子很是邋遢,还有各种味道。他也没注意,只想着马上要见到媳妇了,这个他唯一的亲人,心情十分激动,不知道媳妇想没想他。


    他按照大学的地址找过去,看到里头来来往往的大学生,自觉矮了一头,背脊都弯了一些,还是门卫看见他问他干啥,他才说了媳妇的名字。


    没想到门卫还没帮他找人,他已经在人群中看见媳妇了,他媳妇身边还有一个穿着白衬衫的男人,两人抱着书有说有笑走得很近,就差牵手了!


    董志勇顿时火冒三丈,冲过去一拳打到那个男人脸上,指着媳妇鼻子骂,“老子辛辛苦苦摆地摊挣钱给你花,你在这找相好?”


    他媳妇震惊之余,见周围的学生看过来,只觉得万分丢脸,“你乱说什么?根本不是那样,他给我讲题而已。你赶紧走,


    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董志勇一把甩开她,“我不该来谁该来?你们这两个搞破鞋的?搁过去你们都得挂牌子游行贴大字报!”


    “够了!你简直不可理喻,我根本没有找相好的意思!我和你没有共同语言,要不是迫不得已,我怎么会嫁给你?我要跟你离婚!”


    董志勇一愣,怎么都没想到媳妇竟然敢提离婚。她一个女人,就不怕离婚了被人指指点点吗?


    周围同学现在已经对他指指点点了。


    “他怎么这么邋遢啊?”


    “对啊,还很粗鲁,他们是夫妻?看着一点都不配。”


    “我认识这个女同学,她确实没找相好,是不是误会了?”


    “不管是怎么回事,强扭的瓜不甜,这婚应该是离定了。”


    董志勇好像误入了另一个世界,感觉自己和这里格格不入。亏他还以为自己对媳妇好,多挣钱给媳妇花,媳妇就不会像别的知青那样跑了。亏他还以为自己长得高大俊俏,又嘴甜会做买卖,媳妇就能真心喜欢他。


    没想到,媳妇根本就看不上他!


    董志勇冷笑:“咱俩是领证的夫妻,想离婚?做梦吧你!像你这种不检点的女人就等着万人唾弃吧。”


    他头也不回地走了,找地方安顿下来,就开始写大字报,写了好多张,趁夜跑到学校去贴。在墙上、大门上、地面上贴了好多张,又在城市的好多电线杆子、店铺门口张贴。


    一下子他媳妇就出名了,不管见没见过的,都知道那个大学有这么一个女学生,结了婚享受丈夫给的钱,还在学校找相好。


    学校第一时间把他媳妇劝退了,他媳妇气得浑身哆嗦,劈头盖脸打了董志勇一顿,跑没影了,这日子肯定不会跟他过下去。


    学校还出面给董志勇解释了一下,两个同学根本不熟,并不是他想的那样,希望他不要再到处宣扬谣言。


    董志勇不相信,他只信自己看见的。没想到他打的那个男同学家里是当地的地头蛇,被他揍了一拳还丢了这么大的脸当然要找回来,董志勇志得意满觉得报了仇,喝点酒正往招待所走,就被人拖到巷子里狠狠打了一顿,把他的腿都打折了!


    董志勇住院把所有的钱都拿来治腿,还是留下了后遗症成了瘸子,他也找不到他媳妇了,有仇没处报,丧气地回了老家。现在瘸了,跑着做买卖也不方便,他只能在村里种地。


    董芝芝跑来嘲笑他,“当初你是怎么笑我的来着?笑我蠢,留不住我男人?现在你呢?媳妇不也跑了?让你贪图她好看,也不想想,她那么好看,眼光那么高,为啥选你,还不是你好拿捏?你还傻子似把钱都寄给她把她当个宝呢,结果她都花别人身上去了!”


    董志勇正没处撒气,闻言就道:“大哥不笑二哥,你能好到哪去?”


    董芝芝道:“我男人本来可没打算走,是我一时没想开藏了他的通知书,他心寒了才走的。我们有孩子又领了证,他早晚会回来。”


    董志勇嗤笑,“你就自欺欺人吧,他都不在乎你要生孩子了,不管不顾的,回来个屁!老太太说得对,你这就是活该,要走她走过的路,当个寡妇一个人拉扯孩子,你还来笑话我?有你苦头吃。”


    董芝芝气道:“我要是活该,那你也是活该!你不是嘴甜哄老太太的钱吗?你媳妇也嘴甜哄你的钱!你不是不要老太太了吗?你媳妇也不要你!”


    两兄妹大吵一通,不欢而散,各自的苦闷只有自己知道。董芝芝听说董志勇的媳妇被开除了,她也发了狠,接连写了好多封信给男人的学校和当地教委,举报男人抛妻弃女。不久后果然有了消息,男人给村长打电话,叫来董芝芝哭着骂了她一通,说以后跟她再也不见!


    原来这个知青里的老大哥在村子里熬了那么多年,回城无望才结婚,是打算好好过日子的,对董芝芝的脾气也很包容,结果恢复高考,他还考上了,顿时有了无限的希望,想着等他读完书,在城里找到工作,就把媳妇孩子接过去。


    可不管他怎么说,董芝芝都不信,还把他的通知书藏了起来。熬了那么多年,回城已经成了他的执念,他再也受不了在乡下的一分一秒,所以他偷了通知书跑去上学了。他一直没跟家里联系,有怨气也有愧疚,心情太复杂,只能每天学习,什么都不想。


    结果董芝芝写的举报信把他写得十恶不赦,说他在乡下做知青偷鸡摸狗、人品差劲,还说他抛妻弃子,学校向他了解情况的时候,又知道她还给教委、报社写信举报他,闹大了,他被学校劝退了。


    那么难得才考来的机会,就因为董芝芝,什么都没了。他再也不想见到董芝芝,也没问董芝芝生的是儿是女,挂了电话就彻底断联了。


    人海茫茫,董芝芝去哪里找他?这下董芝芝后悔了,在大队长家里就直哭。她之前嘴上说男人还会回来,其实心里是不相信他会回来的,对他怨恨的很,和董志勇吵完架,气血上涌,就写了举报信。


    没想到男人本来是想放暑假回来看孩子的,顺便和她好好说说,现在被她一搞,当不了大学生了,还彻底跟她决裂了,这下是真的抛妻弃女了。


    村长知道他们兄妹干的事直叹气,大学生啊,多大的荣耀啊,多难得的机会啊,就这么让他俩霍霍了。可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因为那两个知青确实也有跑的嫌疑,说不准他们有没有二心,就是一笔糊涂账。


    村里人知道也很唏嘘,不知道咋说好。反正是没人同情董家兄妹,当初他俩条件还行,也是有人给他们介绍对象的,他们看不上,自己挑了两个知青,就是一个图人好看会做家务,一个图人会照顾人会种地。


    一开始就是互相挑选、利益结合,到现在讲啥感情啊?说不清谁对不起谁,都是一拍两散,就像他们对亲妈那样,不值得同情。


    董家兄妹消沉下来,老大和老二一直看着城里有啥能干的,尝试了几次都不行,只能守着自己分的那几亩地来种。偏偏村里的经验交流会,他们从来都不去,种地也比别人差,真是谁都看不上他们。


    过了一年,云汐手里有了资金,把小卖店开成了菜场。那一大片地方她都占了,盖了个大的棚屋,里头分成几十个摊位,租给摊贩卖东西,还优先租给杨柳村的人。


    村里有几个小姑娘、小伙子已经跟着她历练出来了,听说有这么好的机会,立马就交钱租摊位,往后就能自己卖货挣钱了。街上摆地摊的摊贩也赶紧到云汐这来租摊位,他们相信市里肯定会支持云汐的菜场,那他们挪到里头租摊位绝对有好处。


    李姐菜场开业,特意放了几串鞭炮热闹热闹,照样前三天优惠,好多人都去菜场看个新鲜。


    这以后刮风下雨的都不怕了,进了菜场能仔细挑选,买完东西还给包好,里头还有卖雨伞雨衣的,啥天气都方便。云汐还找了村里几个小伙子巡逻,维持菜场秩序,同事负责帮忙送货。要是买的多搬不动,他们就可以给送回去,老人买成袋的大米都方便了。


    菜场的出现,大大集中了客户源。之后大家但凡想买点啥,就会想到去菜场买,东西齐全,还能货比三家,方便。所以菜场的生意非常好,云汐从辞职做买卖到现在开起了菜场,早就是万元户了,让大家大大地震惊。


    云汐再次成为特立独行第一人,用实际行动证明辞职做生意也能大赚大赚,做得这么成功。


    村里人高兴坏了,他们是农村户籍,去市里找工作太难,好不容易找到还是临时工,不知道多久才能转正,好一点当学徒工,干得多挣得少。云汐这是直接给他们提供了工作岗位,虽说相当于摆摊卖货,但很稳定啊,跟着云汐也很安心。


    村里擅长卖货的都去了,还有身手好的去帮云


    汐巡逻,仔细妥帖的去打扫卫生,一下子出去好多人。剩下的不擅长的就很惋惜,“这几个我都不合适,要是有别的活干就好了。”


    村里人刚想到这些,云汐又在市里开了个技校。


    这又是市长特批的,当时市长还劝她慎重考虑,“学校和做买卖不一样,到时候招那么多老师学生,学生背后还有家长,学生毕业还要考虑他们的就业问题,还有学费高低,太多麻烦的事了。”


    云汐笑道:“试试呗,实在不行再说。我想把我开车的技术教给大家,以后大家能在各单位当司机,也能自己买车送货,好歹是一门手艺。我们村里还有木匠、瓦匠、裁缝,让他们来学校教,孩子们学会了也能干点啥。还有其他的,厨师啊、修车啊,学啥不能挣点钱呢?”


    市里还真没有这样的技校,市长只要想想,就知道要是办成了会有多大的好处,于是就同意了,给云汐一路绿灯,办成了这个技校。


    开小卖店这一年,云汐的人脉更广了,早就物色好了技术老师,诚心聘请他们到学校任教。有她以前认识的司机,有退休的厨子,有闷声不吭不会做生意的手艺人,总之五花八门,开了很多课程。


    村里人这下子兴奋了,不擅长干啥可以去学技术啊,总有一门能学会吧?


    他们就知道,跟着云汐准没错!


    董家人也想去,但云汐不收。他们酸溜溜地道:“真以为自己干啥都能成呢?还开学校,有那个本事吗?”


    这次他们没敢和别人说风凉话,因为被打脸太多次了。而且云汐就算开学校失败,那还有个红火的菜场当老本呢,够花一辈子的了。云汐俨然已经是市里有名的富人,他们再想嘲笑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而且他们现在根本不想嘲笑,只想让云汐原谅他们,给他们一个跟着挣钱的机会。这么大的家业,他们真的一点都沾不上边吗?那云汐想传给谁?传给那个小张?


    他们才刚开始琢磨这些,就听说云汐给孤儿院捐了一大笔钱,还说以后那些孤儿读书的学费她全包了,她供他们读书!


    孤儿院,那么多孩子,所以她不会认新孩子了,却打算养孤儿院所有的孩子?为什么谁都可以,就偏偏他们几个亲生的不行?董家几兄妹终于真切地感受到了痛苦,太多好处摸不到了,全都是别人的,怎么可能不痛苦?!——


    作者有话说:这是9号的更新,10号上夹子可能晚上才更新哦~


    ※我的预收文求收藏《炮灰脑回路清奇[快穿]》


    每篇文里都有不起眼的炮灰,或是推动剧情、或是给主角当踏脚石,没人在意她们下场如何。


    姜瑶绑定了炮灰逆袭系统,穿成各种各样的炮灰,系统以为她会和其他任务者一样打脸虐渣、逆袭翻身,给她提供各种争斗道具。谁知姜瑶和别人脑回路不一样!


    【世界一:七零年代女主对照组】


    重生的堂姐摆摊发家、结交人脉、嫁给未来团长、带领全村致富。而姜瑶这个堂妹在她的算计下,摆摊亏钱、高考失利,还被骗财骗色,落魄扫大街。


    系统:宿主你可以考最好的大学、嫁更高级的军官、做超热门的生意,全方位碾压她,再揭穿她的心机算计。


    姜瑶:那多累啊,我图啥?鸡自己不如鸡爹妈,在这个下海就能富的年代,请让我当个光荣的富二代吧!


    【世界二:碍眼的原配嫡妻】


    原配嫡妻生儿育女、掌家理事、孝顺公婆、体贴夫君,谁知夫君救了个卖身葬父的姑娘,就声称遇到了真爱,看原配哪哪都碍眼。


    系统:宿主你可以打压小三,变美和夫君重燃爱火,或者勾搭皇帝……


    姜瑶:不必这么费劲,让碍眼的男人下线,这个家不就是我最大了吗?


    【世界三:恋综最不讨喜女嘉宾】


    【世界四:娱乐圈十八线全网黑】


    【世界五:霸总的出国白月光】


    【世界六:侯府真假千金】


    【世界七:寄人篱下的表姑娘】


    虐渣打脸爽文,反套路,小天使们收藏一下,很快就开~


    有很多快穿完结文在我的专栏里,宝宝们去看看吧!


    《作精女配觉醒了[快穿]》


    《退休反派穿成炮灰女配[快穿]》


    《谢当年不娶之恩[快穿]》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快穿之护短狂魔》


    《BOSS打脸手册[快穿]》


    《大佬拿了渣男剧本[快穿]》


    《把主角碾成渣(快穿)》


    《每个世界都想换男友[快穿]》


    《头号炮灰[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