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小说 > 古代言情 > 帝师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御驾驻跸通州三日,当地文武犹不知天子驾临。直到谷大用领一百五十余名卫军,打出旗帜,从定武卫归来,众人方才意识到,客栈里不是寻常办事的官军,而是少年天子!


    惊喜、激动涤荡在胸。平静之后,却是无尽的懊悔和遗憾。


    天赐良机,竟眼睁睁错过!


    请求觐见?


    今日前,还有可能。现下里,想都不要想!


    定边卫官兵抵达,同金吾卫共同把守客栈,别说是大活人,连只苍蝇蚊子都休想随意进出。


    何况,以什么名义觐见天子?


    通州知州坐在衙门里,捶胸顿足,长吁短叹,后悔不已。


    谁能料到,天子竟在腊月出京。更是打死也想不到,圣驾就在通州!


    “五日啊,整整五日!”


    想到朱厚照在客栈呆了五天,自己竟半点没有察觉,还以为是出京办事的武官,完全没有留心,知州又是一阵懊悔,恨不能立即找块豆腐撞死。


    “逢吉丁辰,浑然不觉,天赐良机,当面错过,难道今生官途将止步于此?”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事到如今,捶胸捶到吐血也没半分用处。


    知州愁得直转悠,幕僚献策,见不到龙颜,伴驾的官员总可一见。


    “备丰厚表礼,送上名帖,对方总不会扫东翁面子。”


    “表礼?”知州脸色更苦,道,“你知伴驾者何人?”


    幕僚道:“下官已打探清楚,是一四品佥都御使。”


    御史又如何?


    官-场往来,金银面前,言官照样不能免俗。身在京畿之地,这样的言官还少吗?


    知州苦笑摇头,道:“尔非随我六年,我必会以为你在害我。”


    “下官怎敢!”


    幕僚乍然色变,额角冒出冷汗。


    “我知你不会。”知州道,“本官不妨告诉你,伴驾之人乃是弘治十八年探花,都察院佥都御使杨瓒。”


    杨瓒?


    幕僚皱紧眉心。


    “一介书生,钦差南下,清缴海匪,捉拿倭贼,捉拿走私番商,江浙为之肃清,手段何其了得!其后设立双屿卫,卫所指挥即由其举荐。东、西两厂抓贪,同此人一样脱不开关系。”


    幕僚哑然,知州笑容更苦。


    “给他送礼,本官是嫌乌纱戴得太稳,想归家种田不成?”


    “东翁……”


    幕僚又想开口,被知州拦住。


    “月过中秋,时已迟矣。”


    知州负手,面向窗外,长叹一声。


    “定武卫官兵未至,尚有法可想。现如今,迁延过时,不可再为。”


    御驾出京,身边怎会没有厂卫。风闻谷大用将是下一任东厂提督,有他在侧,敢动什么心思?


    明里官兵,暗中厂卫,多少双眼睛盯着,削减脑袋往前冲,别说得见龙颜,平步青云,怕是知州的官位都保不住。


    “罢。”


    知州再叹一声。


    “本官估计,明后两日御驾将离通州。北上可能不大,十有-八--九是折返回京。如路过通县,当提前知会我那内弟,莫要如我一般,错过面圣良机。”


    如择行他处,也只能怪时运不好,无缘得见圣颜。


    知州意定,不借幕僚之手,亲自写成一封书信,叫来长随,快马加鞭送往通县。


    “御驾离开时,本官出城相送。”知州净过手,语气中藏着几分萧索,“这或许是唯一的机会了。”


    幕僚垂首,不再多言。


    与此同时,朱厚照坐在客栈里,听完谷大用回报,怒容满面,气冲斗牛,直接摔了茶盏。


    “好大的胆子!”


    “陛下息怒!”谷大用忙道,“此等刁民,当不得陛下动怒。奴婢将其带回东厂,必问出更多内情。待手握实据,定能……”


    “定能如何?”


    朱厚照气得脸色涨红。如此-奸-商,杀了也不解气!


    “朕竟不知,朝廷哪里亏待了他们!”


    “陛下息怒!”


    “息怒?朕没法息怒!”


    朱厚照狠狠的咬牙,用力握拳,猛的捶在桌上。


    “借互市之便,勾结鞑靼部落,私售铁器,向草原传递消息!”


    “这算什么,他们可还当自己是明人?你说不是鞑靼找上他们,而是他们主动向鞑靼市铁,送出消息?”


    “回陛下,确是这样。”


    “好,好,当真是好!”


    连道出三个好字,朱厚照终于没忍住,掀翻四腿方桌。


    天子震怒,谷大用和张永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杨瓒立在一旁,无视张永连连眨眼,始终不言不语,也没有开口规劝。


    事实上,他的怒气半点不少,甚至超过朱厚照。


    他在南边累死累活,清剿海匪,扣押番商,冒着举朝为敌的风险,在双屿卫设立私市,就为填充内库,筹集军饷,巩固边防,护万民于水火。


    这些人倒好,利用朝廷给予的便利,私结鞑靼,甚至连女真都有!


    粮食、盐巴、茶叶、丝绸,一本万利,还不能填饱他们的胃口。私卖铁器,向草原传递消息,引鞑靼扰边,图的是什么?


    这样的银子,可拿得安心?


    当真是人不想做,尖着脑袋去做奴才!


    女真入关,尚在百年之后。元朝时,汉人是什么地位,总该清楚。真被鞑靼攻破边镇,长久盘踞,脑袋就能安稳?金银家产就能保住?


    白日做梦!


    刀锋转向,第一个被宰的就是这些“肥羊”!


    所谓的八大皇商,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愚蠢!”


    怒到极致,杨瓒也想掀桌。


    “陛下,此风不可长,此辈不可纵!”


    “对!”


    君臣意见一致,共同捋袖揎拳,准备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