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小说 > 古代言情 > 未出阁的相府嫡女生娃了 > 第 151 章【VIP】
    第151章


    不得不说, 从龙之功四个字,着实令陆如纪意动了一下。


    再加上两个幕僚都熠熠生辉认为可行的眼神,刚才还一口咬定绝不能站队的他,当即犹豫了起来。


    陆承彦见陆如纪犹豫, 便知有戏, 赶紧再加一把火继续劝说着。


    “爹, 圣上的身体是什么情况,您心里很清楚, 太医也束手无策,撑不了多久了。若三皇子无法上位, 荣登帝位的必然是二皇子。”


    “您之前在大皇子和二皇子之间摇摆, 未成为坚定的二皇子党,再加上二皇子身后有强有力的母族舅兄。”


    “父亲,在二皇子对您信任有限, 又不缺人手的情况下,您认为二皇子登基后会重用您吗?”


    陆承彦此番话, 可谓是一针见血。


    陆如纪就是担心站错队所以不想太早押宝, 结果大皇子那么心急,竟然搞了一出逼宫篡位。


    眼看着大皇子废了,陆如纪想和二皇子搞好关系,结果还没等他成为二皇子党,三皇子又突然杀了出来,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被打得措手不及并在犹豫要不要站队的, 其实不止陆如纪,其他官员得到三皇子逼宫的消息, 在震惊之后,也都在纠结着这个问题。


    大皇子逼宫已废。


    三皇子带着三万兵马故技重施, 皇城又空虚无援兵的情况下,此逼宫已非彼逼宫,许多官员心中都惴惴不安的预感到。


    此番逼宫,很有可能是真的要改天换地了。


    不论何朝何代,一旦新皇登基,朝局势必会有改变,有人一飞冲天,有人丢官回乡。


    试问谁又不想在新皇登位后加官进爵。


    “老爷,时不我待,机不可失啊!”


    青衫幕僚在陆承彦话落后,也加了一把火。


    “此事不可鲁莽,容我再想想。”


    陆如纪看看陆承彦,再看看自己的两位幕僚,虽然意动,但还是谨慎为上,没有一口答应下来。


    “爹,至多思索一个时辰,待到天亮事成定局,可就什么都晚了。”陆承彦不算催促的催着陆如纪尽快下决心。


    陆如纪看着他,想到他先前全然不管京中与家族兴旺的淡漠态度,忽然福至心灵的想到了姜沐言。


    “你说!”陆如纪突然指着陆承彦,恼怒道,“你想让陆家站队三皇子,是不是因为想帮萧南瑜,想救姜沐言?”


    姜沐言已经嫁入萧家,与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以陆承彦非姜沐言不娶,娶不成就连京城都不愿意待了,非要跑得远远的去当外官,为了一个女人不顾一切的偏执性子。


    陆如纪完全有理由怀疑,他的傻儿子为了姜沐言,能在此等危机时刻选择助萧南瑜一臂之力。


    为了一个女人,陆承彦竟有魄力拿整个家族的前程去赌。


    陆如纪都不知道该说他痴情还是傻子。


    难不成在他心里,姜沐言比整个陆家还重要?


    面对陆如纪的指责与质疑,陆承彦镇定无比的淡声反驳道:“爹,你想太多了。我是为了陆家的光明前程着想,您一直都想更进一步,眼下确实是一个好机会,不是吗?”


    陆如纪见陆承彦坦坦荡荡,一副问心无愧的姿态,心里又有些疑惑了。


    莫非他想错了?


    陆如纪这边还在犹豫要不要站队三皇子。


    文德门前却是打得热火朝天了。


    还不等陆如纪下定决心,小厮在房门紧闭的书房门外喊了起来。


    “老爷,吴侍郎深夜求见,是否要迎入府?”


    吴侍郎是吏部侍郎,也是陆如纪一手提拔上来的忠心下属。


    他这时候求见,显然是为了三皇子逼宫一事来的。


    “快请进来。”陆如纪冲门外的小厮喊道。


    不多时,吴侍郎便被请进了陆如纪的书房。


    吴侍郎打眼一扫,书房里也没外人,他便开门见山道:


    “大人,三皇子逼宫,我听闻郑尚书派人去了文德门,刑部这是要倒向三皇子了吗?”


    郑尚书是刑部尚书,极有手腕的一个人,刑部可以说是被他牢牢把握在手中,外人很难插手进去。


    所以郑尚书一人倒戈三皇子,相当于整个刑部都倒戈向了三皇子。


    也正因此,吴侍郎才不顾危险,急匆匆来了陆府。


    一是了解京中局势与内情,二也是为了紧紧追随陆如纪,免得陆如纪有所行动的时候他没跟上。


    三皇子手中有三万兵马,又有镇国公府的铁杆助力,再加上刑部一整个衙门。


    这胜算有点大啊。


    “你说什么?刑部动了?”陆如纪惊得一下站起身,眉心直跳的皱紧了眉头,气急败坏的骂了一句,“郑仲常这个老狐狸!”


    陆如纪本以为,经由陆承彦提醒,他若下决心站队三皇子,应当算反应最快的一个了。


    结果没想到郑如常的反应比他还快,他还在犹豫,郑如常就已经派人去文德门表忠心了。


    “老爷,不能再犹豫了!”青衫幕僚也激动的站起身,急得连声催促陆如纪,“刑部尚书这一倒戈,三皇子胜算更大,陆家再不站队就真的来不及了!”


    “老爷,此等良机不可错过啊!”另一个幕僚也催促道。


    吴侍郎是陆府的常客,对陆如纪的幕僚也很熟悉,此刻看着这两位幕僚的急切劝说,心下是有些惊的。


    虽说他也想搏一个从龙之功,但毕竟是造反的大事,搞不好要人头落地的。


    所以他也就只在心里想想,最多来陆府探探陆如纪的口风,没想到陆府的幕僚胆子这么大,直接就开始劝说陆如纪参与造反了。


    吴侍郎心头怦怦直跳,紧张万分的看着陆如纪。


    他和陆如纪本就是一条船上的,陆家要反,为了金光灿灿的从龙之功,他肯定也要跟着掺一脚的。


    但这个决定吴侍郎自己是不敢下的,他只敢跟在陆如纪的屁股后面,分一杯羹吃吃。


    “你们……都认为此事可行?”


    陆如纪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一一扫过书房里的几人,最后问了一遍。


    “可行。”最先回答的是陆承彦。


    他语气不重,甚至淡淡的,但他点头点的斩钉截铁。


    对陆承彦而言,事已至此,不行也得行。


    “可行的。”两位幕僚也连连应声。


    吴侍郎不敢回答,但他忍不住轻轻点了点头。


    得到众人一致的回答,陆如纪深吸一口气,一锤定音道:


    “既如此,我陆家今夜便举全族之力放手一搏了!”


    陆如纪此刻只希望,三皇子逼宫的最终结果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陆承彦看看自己父亲,面上不显,心里却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若想要救姜沐言,那萧南瑜就不能败,绝不能败。


    “老爷,为彰显陆府投靠的诚意,属下认为您亲自去文德门见一见三皇子更为妥当。否则在刑部尚书率先派人投靠的情形下,我陆府此刻的倒戈就会被认为跟风之举,成不了第一个吃螃蟹之人。”


    青衫幕僚再次出言劝说陆如纪。


    说来说去,还是为了头一份的从龙之功。


    从龙之功固然显赫重要,但从龙之功的功劳也分大小的。


    三皇子若举事成功,最大一份的从龙之功非萧家莫属,青衫幕僚没想和萧家争这个从龙之功,也争不过。


    但撇开早早就和三皇子筹谋逼宫的萧家,第二份大的从龙之功,青衫幕僚认为还是能争上一争的。


    陆如纪看了青衫幕僚一眼,没有说他此刻去文德门会有多危险。


    在下定决心投靠三皇子的时候,危险就已经来临了。


    为了更为显赫耀眼的从龙之功,陆如纪也是能豁出去搏一搏的。


    “成。”陆如纪仅犹豫一瞬,便点头沉声道,“备马,安排好人手,随我一同去文德门!”


    “爹,我也随你去。”陆承彦紧接着道。


    “不行!”陆如纪却是一口回绝了他,“文德门战火纷飞,你去太危险,你就在府上坐镇,应当还会有同僚登门寻我,你便替为父接待他们。”


    陆承彦还想再说什么,陆如纪却不再理会他,和幕僚商议其他事去了。


    待到陆如纪领着一队人马一骑绝尘的驰骋向文德门,陆承彦也没能说服他让自己跟上。


    陆承彦站在陆府大门前,望着黑夜下父亲离去的背影,又抬头望向火把通明的文德门方向。


    他想不通世代中立从不参与党争的镇国公府,为何会在今朝站队到三皇子那一边。


    一如他想不通,自己与姜沐言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她为何突然选择嫁给萧南瑜一样。


    陆承彦想不明白,并隐隐觉得这些事都很不简单,似乎隐藏着他所不知道的巨大阴谋。


    他试图寻找线索,且也找到了线索,似乎问题就出在那对双生子身上。


    可双生子身上的问题无从查找,萧家人和姜沐言也不给他机会找。


    文德门前战火依旧。


    因三皇子逼宫,整个京城都暗流涌动了起来。


    处于漩涡中心的三皇子府还算平静,镇国公府却有些不太平。


    当战事起,皇宫大门前打起来时,装睡的萧府主子们就再也躺不住了。


    也果然不出所料的,镇国公府内有异动。


    不久后,半大孩子的萧九郎领着一队府兵,肃着一张稚嫩脸庞进了萧老夫人的院子。


    他身后,有一个身穿萧府下人服饰的婢女,被五花大绑着。


    萧老夫人没在房里,她披着外衣,由嬷嬷扶着站在廊下,萧九郎看到她便行礼道:


    “祖母,抓到一个外院洒扫的婢女,她想传递消息出去,正好被我逮了个正着。”


    燕帝疑心重,又对镇国公府忌惮有加,不可能不安插眼线盯着镇国公府。


    但镇国公府上的家丁基本都是萧家军退下来的,外人很难寻到机会入府,在后院伺候萧家女眷的婢女、嬷嬷也以家生子为主。


    是以燕帝那边处心积虑,也只成功安插了一个人入镇国公府,且还只是在外院洒扫的粗使婢女,根本接触不到萧家的主子以及核心地方。


    否则这个眼线也不会在萧家的刻意提防下,萧南瑜都开始攻打皇宫了,才后知后觉的发现镇国公府不对劲。


    婢女被绑住的右手极其不自然,应该是被断了手,看样子她也是有些身手的,只是在萧家的铁血府兵面前,还是不够看。


    被抓住的婢女似乎无所畏惧,一双眼睛直视着萧老夫人,一副有恃无恐的姿态,好像料定了萧家人不敢把她怎么样一样。


    她是燕帝的人,相信萧家人心里也是清楚的,她不信萧家人真敢要她的命。


    若是以往,萧家人在府中抓住细作,若知道是燕帝安插进来的眼线,自然不敢真要对方的命,逐出府了事也就算了。


    可今时不同往日。


    萧老夫人看着有恃无恐的婢女,再想到攻打皇宫的两个孙子,以及上了前线生死未卜的丈夫、儿子、孙子。


    萧家和燕帝已然撕破了脸,区区一个眼线,打杀了又如何?


    萧老夫人的视线从婢女脸上收回,落于漆黑夜空下闪耀着刺眼火光的皇宫方向,语气轻飘飘却无比坚定的吩咐道:


    “此婢女手脚不干净,竟敢偷我压箱底的首饰,乱棍打死。”


    婢女的眼一下大睁。


    乱、乱棍打死?


    她怎么敢?老太婆怎么敢!


    “是!”萧九郎立即领命,并贴心道,“污浊血腥之事莫污了祖母的眼,孙儿将人拉出去打。”


    萧九郎转身挥手,示意府兵跟他走。


    过于震惊的婢女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大声嘶喊抗议了起来。


    “不可以!你们怎敢打杀我?我可是圣……”


    “把她嘴给我堵上!”萧九郎飞起一脚猛踹过去。


    他人还小,力道却不小,踢得婢女口吐鲜血,被迫止住了话。


    一名府兵掏出一块手帕,动作粗鲁的塞进婢女染血的嘴,任她再想抗议也出不了声了。


    镇国公府在萧老夫人的手中,守得如铁桶一般牢固,燕帝的人能混进来一个已经算非常不错了。


    萧老夫人又让人连夜排查了一通,确定再无可疑之人后,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萧家男丁在外拼死拼活,府中不能再出危险了。


    姜沐言抱着萧以星来时,正好和拉着人出去的萧九郎遇上。


    婢女看着姜沐言怀里的小娃娃,眉头紧皱。


    小娃娃趴在姜沐言胸前,小脸儿深深埋着,她看不到长什么样。


    前几天一大早,萧家全府上下都在找小孩儿,她疑心过,萧家又没小孩儿,怎么突然那么大动静找小孩儿。


    此事虽然可疑,但好像也不算大事,她便没有往外传递消息。


    眼下看着姜沐言紧紧抱着小娃娃,全身心呵护的模样,婢女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这个小娃娃应该是有问题的。


    可再有问题,她也没机会往外传递消息,更没机会传递到燕帝的耳中了。


    今夜的京中各府,各怀心思,惴惴不安。


    随着攻打文德门的攻势愈演愈烈,皇宫中的二皇子就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深怕三皇子真的攻破宫城,冲杀进来。


    燕帝更是气得砸了茶盏,连声怒骂逆子。


    奈何燕帝骂得再厉害,攻城的三皇子听不到,更不会因为他的怒骂而止下攻城的步伐。


    战况激烈的文德门前。


    三皇子骑马坐镇,目光如炬的萧南瑜护在他左侧,真正领兵冲杀攻城的其实是萧南源。


    郑尚书的人来投靠三皇子,萧南瑜内心里并不意外。


    祖父曾和他说过,铁血刚直的郑尚书其实是一个妙人。


    而三皇子对于郑尚书的投靠,半点犹豫都没有,欣然接受了。


    但陆如纪亲自领着人马出现在文德门时,萧南瑜和三皇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抹惊讶。


    “阿瑜,陆家竟也会倒戈向我,此事你怎么看?”


    三皇子嘴角扬了扬,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温润浅笑。


    因为姜沐言嫁人以及姜文櫆流放之事,陆家和姜家、萧家可谓是撕破了脸。


    三皇子就没想过他在有萧家助力的时候,陆家人还会选择他。


    一为局势未明。


    二自然是因为萧家,因为萧南瑜,因为姜沐言牵扯上了陆承彦。


    他和萧家联手举事,关系与利益捆绑得很深,而陆家和萧家不对付。


    若萧家和陆家起冲突,三皇子肯定会维护萧家,陆如纪定然也是清楚这一点的,但陆家还是选择入局了。


    萧南瑜同样没有想到,陆如纪那般精于算计之人,竟会在这个时候投奔三皇子。


    不过,也或许正因为陆如纪精于算计,所以才会在这时候选择三皇子。


    “这说明在陆尚书心里,殿下的胜算很大。”


    萧南瑜给出了一个非常客观的评价。


    火把摇曳的光亮中,三皇子盯着萧南瑜看的眼神极为认真,见他神色平静,才接着道:


    “阿瑜,我当你是好友,我亦知晓你与你妻子和陆家的关系,我不会亏待你与萧家,但陆家与陆承彦……陆如纪暂且不论,陆承彦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三皇子的潜台词是,他若成功登位,用不用陆如纪还不好说,但陆承彦他还是想用的。


    所以对于陆家此时的投靠,他并不想拒绝。


    萧南瑜自然明白三皇子想表达的是什么,他也没有要打压陆家的意思,坦荡回应道:


    “臣与内人和陆家、陆承彦的事是私事,与国朝大事没有任何关系,殿下不必有所顾忌,臣亦不会多想。且萧家追随殿下,殿下手中聚集的力量越强大,登位之路便越顺畅,这也是臣想看到的。”


    有刑部与陆家的及时投靠,对萧南瑜而言,压力确实能减轻些许,他不会也不可能把陆家往外推。


    毕竟在他心里,萧家和陆家其实没有恩怨,有的也只是他和陆承彦之间因姜沐言而起的小矛盾而已。


    也仅仅只是小矛盾,上升不到非得打压对方,斗个你死我活的程度。


    宫城门被猛烈撞击的喊杀声中,三皇子重重拍了下萧南瑜的肩膀,感慨道:“我没看错,你们萧家人的格局一直都大。”


    三皇子眯眼望向即将被撞破的宫城门,骑在马背上的他侧身微倾,在萧南瑜耳边小声吩咐道:


    “阿瑜,攻入皇宫后,我二哥就交给你了。”


    这是吩咐,也是命令,三皇子让萧南瑜了结二皇子的命。


    萧南瑜眸光微闪了一下,心里却没有多意外,他没说话,只轻轻点头应下。


    燕帝命不久矣,他已然拦不住三皇子。


    三皇子登位最大的阻碍,便成了二皇子。


    想要以绝后患,二皇子便不能留,且他们此前便已商量好二皇子的罪名了。


    三皇子虽然逼宫,但他不可能让自己成为弑父杀兄之人,那样会被史官狠狠记一笔,遭后世唾骂遗臭万年的。


    萧南瑜也早已料到,为保万无一失,三皇子应该会让他亲手解决二皇子。


    三皇子见萧南瑜应下,他又重重拍了拍萧南瑜肩膀:


    “攻城之事全权交予你,我去会会陆尚书。”


    三皇子说完,调转马头去后方见陆如纪了。


    萧南瑜也未在原地停留多久,他和萧家早就没有退路了,他一扯缰绳往战况最激烈的前方冲去。


    就在他往前冲时,文德门被撞开了。


    宫门一开,无数禁军与亲卫军冲了出来,双方人马厮杀在一起,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更激烈了。


    说来也是巧。


    二皇子领旨前来文德门,是想替燕帝狠狠训斥、怒骂三皇子一通的。


    结果他刚到文德门前,还没有爬上文德门的城墙,宫门就被攻破了。


    禁军、亲卫军杀气腾腾的往外冲时,他看着大开的文德门,只觉心都凉了。


    更为巧的是。


    隔着双方激战的人群,驰骋而来往城门里眺望的萧南瑜,好巧不巧的就看到了二皇子。


    萧南瑜瞳孔一缩,确认是二皇子后,眯眼锁定二皇子的身形,反手抽出马背上的大弓。


    萧南源就在萧南瑜不远处。


    他一看萧南瑜这架势便暗道不妙,顺着萧南瑜如鹰隼般的目光望出去,也很快看到了二皇子。


    “大哥!”


    萧南源大喊一声便策马朝萧南瑜冲了过去。


    萧南瑜听到了萧南源喊他,但他没有分心,抽出三根箭矢搭在弓上,他刚拉了个半弓,旁边突然伸出一只手猛地抓住他手腕。


    “大哥,我来!”萧南源制止了弯弓射箭的萧南瑜,目光坚定的望着他。


    他那双眼,暗含着众多情绪。


    别人或许看不懂,但萧南瑜一眼扫过去就看懂了。


    萧南源紧紧抓着萧南瑜的手腕,抓得很用力,深怕一个没抓稳他就射出去了。


    三皇子自己爱惜名声,便让萧南瑜解决二皇子,此事萧南源不能说三皇子不对。


    只是三皇子不能杀二皇子,难道他们镇国公府的嫡长孙就能杀了?


    三皇子要名声,难道镇国公府就不要了吗?


    “大哥,你是我们萧家的嫡系传承,将来是要当镇国公的,手上不能沾染上皇子的鲜血。”


    杀声震天的嘈杂宫城下,萧南源定定望着萧南瑜,眼里是坚决无比的不认同。


    人心难测,谁也不敢保证三皇子登基后,会不会因为萧南瑜今夜胆敢射杀皇子一事疑心萧家,继而忧心萧南瑜的存在不利于他坐稳皇位之类。


    燕帝欲覆灭萧家之举,不能再重来了,所以萧南源小心谨慎着,欲将一切不利于萧家之事扼杀在摇篮。


    兄弟二人旁若无人的对视中,萧南源抓着萧南瑜的手改为抓住弓,对他道:


    “大哥,我来。”


    萧南瑜蹙眉,并没有顺势松开弓箭。


    他知道萧南源在担忧什么,可射杀皇子的罪名太大,他又怎么忍心让自己弟弟背。


    虽说若三皇子顺利登基,二皇子将成为急于登基而软禁燕帝,逼迫燕帝传位的反贼,而斩杀二皇子之人将成为大功臣。


    但在三皇子这个未来皇帝的心里,以及不少朝臣心中,都会清楚的知道二皇子真正的死因。


    究竟是大功臣还是大逆不道,各自心里都有杆秤。


    “二弟……”


    萧南瑜抓着弓箭的手更紧了,他是兄长,越是危险越应该保护好弟弟,哪有让弟弟冲在他前面的道理。


    “大哥!”萧南源知道他想说什么,一口打断他,眼神坚毅的反过来劝他,“大哥我知道你想护着我,但你不止有弟弟,你肩上扛着的是整个镇国公府,是萧家全族的荣辱,你的身上不能有污点,否则整个萧家将举足为艰!”


    要不怎么说是亲兄弟,萧南源一番话下来,直戳萧南瑜的内心深处,戳得他心疼,戳得他手劲也不由自主的松了几分。


    萧南源见他动摇,乘胜追击道:


    “我与大哥的箭术都是祖父教的,我箭术并不比大哥差,难道大哥不信我吗?”


    萧南源的箭术非常好,京中就没几个比他厉害的,萧南瑜自是信他的,听他这么说,手上的劲便又下意识松了几分。


    萧南源这下也不跟他客气,直接一把夺过弓箭,右脚在马背上一蹬,整个人便腾空而起站立在了马背上,并一气呵成的拉弓搭箭。


    于千军万马的厮杀中,身姿矫健的少年立于马背,夜风吹得他衣角猎猎作响,弓箭在他用力的拉扯中弯出一条完美的弧线。


    少年郎一双沉着冷静迸射出狠厉光芒的眼睛,扫射向城门内。


    二皇子移动了位置,但依然暴露在了萧南源的视野中。


    萧南源目光锁定二皇子的方位,拉出满弓的手一放,三支箭矢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众多将士的头顶飞过,直直射向了城门内的二皇子。


    箭矢飞速而来的破空声传进二皇子的侍卫耳中,他眼神惊恐的一下睁大。


    “二殿下,小心!”